微信之上的“罗一笑”,与借贷宝之外的“裸条照”
本文摘要:罗一笑事件,恐怕是2016年反转最快的朋友圈新闻。而裸条照事件,恐怕是2016年最火热的桃色新闻。 前一秒,一个卖文救女的感人故事还在疯狂刷屏;转眼间,这样美好的人间童话就被扒皮为炒作与营销。上半年,一则裸条照的新闻勾起了老司机们的兴趣;下半年,一
   “罗一笑”事件,恐怕是2016年反转最快的朋友圈新闻。而“裸条照”事件,恐怕是2016年最火热的桃色新闻。

    前一秒,一个“卖文救女”的感人故事还在疯狂刷屏;转眼间,这样美好的人间童话就被扒皮为炒作与营销。上半年,一则“裸条照”的新闻勾起了老司机们的兴趣;下半年,一个“10个G”的种子却成功辣到了老司机们的眼睛。——裸条里的大学生,也没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啊!

    在此,我们不讨论“罗一笑”事件是否为世风日下,也不讨论“裸条照”事件是否为道德沦丧。在这些公众热议的事件中,我发现了一个危机公关方面的有趣现象——“罗一笑”发生在微信公众平台之上,公众对微信真可谓宽容大量;“裸条照”发生在借贷平台之外,公众却对借贷宝颇有微词。一个平台之内,一个平台之外;微信能迅速撇清关系,借贷宝却为何无辜背锅?

    我本人无意为借贷宝洗地,只是对于平台责任的舆论倾向感到好奇。有人说,借贷宝应当对裸条事件的发生与传播负责,因为它没有尽到必要的注意与审查义务。事实上,这一观点在“罗一笑”事件中已被证伪。

    微信公众平台,其运营团队应当算得上国内最顶级的,其运营规则与技术能力应当算得上最完备的。但即便如此,微信也无法阻挡诈骗信息的横行,哪怕《罗一笑,你给我站住》那篇文章,一眼看上去就是满满的套路。这种情况,同样也适用于借贷宝的风控与审查机制。

    更致命的是,微信的赞赏功能居然出了bug,原先5万限额的打赏上限,直接被公众的热情“顶破”。短短一天时间,用户捐款的数额就高达200余万。按理说,骗捐文章的疯传与低级的系统bug,都应该是公众苛责微信的理由。然而事实正相反,微信的一句“捐款原路返还”,直接换来了一片赞誉,文章疯传的事情更是一笔勾销。

    而在另一边,借贷宝还在为QQ与微信中疯传的裸照,在舆论漩涡中苦苦挣扎。

    与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一样,在借贷宝中发起的借款标的,借贷宝平台无法探知信息背后的真实意图。从法律专业角度来看,平台只要尽到“形式审查”义务即可,而涉及用户真实情况与意图的“实质审查”,平台无义务也无可能进行审查。更何况,与裸条相关的一切借贷行为,都发生在借贷宝线下;裸条照片,都流传于QQ与网盘。所以于情于理,借贷宝的过错,都不会比微信更大。

    那么,公众何以对同是平台属性的借贷宝与微信,适用双重的评价标准?

    我认为,错不在借贷宝,也不在公众自身,社会心理有其必然的适应与发展过程。借贷宝之所以正遭受舆论挞伐,与下面三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息息相关。 

1、以讹传讹,公众对借贷宝并不了解

    事实上,如果我们仔细辨别就会发现,那些对借贷宝横加指责的,往往都是根本没有用过借贷宝的“键盘侠”。他们往往易受“裸照”“金钱”这样充满肾上腺素的词汇影响,易被片面的信息所鼓动,以讹传讹。而真正的那些“宝友”们,倒是一直克制、冷静、理智的辩证分析。

    谣言止于智者,智者源于实践。毛主席劝诫我们“没有调查,就没有发言权”。当公众像当年了解BBS一样,逐渐了解借贷宝时,我相信这样的质问与怀疑将不复存在。 

2、晕轮效应,以偏概全带来负面联想

    毫无疑问,借贷宝天生具有招黑体质,其重要的原因之一,就是早期激进的推广策略。

    推荐好友安装注册,即可获20元红包奖励,借贷宝用这种看似“传销”的方式,号称砸掉20亿元来做市场推广,最终换来了1.3亿注册用户。然而,与之相关的质疑、指责也不绝于耳。

    而事实上,这种多重激励的营销方式,是真真切切的在为用户送福利,而之所以被人指责为传销模式,是因为很多人根本连传销的概念都不懂,以为好友推荐一下就算传销。另外,公众对于疯狂的事物,突然的成功。具有天然的敌意。

    但不论如何,因为激进的推广策略,借贷宝的这口黑锅算是背下了,继而带来的就是负面的品牌联想。裸条事件中,公众也会因“晕轮效应”,将前账中的坏印象,算到当下这笔新账中来。可以说,借贷宝在裸条事件中的骂名,有一半以上的因素是源于之前的负面联想。 

3、舆论反智,洪水猛兽切断独立思考

    十几年前,当互联网时代初兴之时,其实“上网”这个词,是带有一定贬义色彩的。

    “千万别上网,上面有网络色情,都是害人的”

    十几年前,你的父母,是否也曾用这样的理由来搪塞你,不让你上网?在那个时代,电脑与网络被视为洪水猛兽,始终被人们,尤其是保守的家长们所痛恨、警惕。

    “千万别用借贷宝,上面有裸条,都是骗人的”

    这样的论调,如今充斥在舆论之中,实际上是另一种“洪水猛兽”,实际上是一种舆论反智。如果去较为客观理智的知乎平台,搜索“裸条”、“借贷宝”,其实下面的答案都是较为恳切而公正的,对于借贷宝的平台属性没有过多苛责。反倒是微博、微信自媒体等“公民广场”,容易爆发负面舆情。因为在这些社交平台,情绪,而非理性,是主导舆论走向的主要因素。

    如此来看,借贷宝总是无辜躺枪,确实很冤。但相信随着公众对借贷宝了解的加深,随着借贷宝商业模式的完善,借贷宝终会成为微信那样,具有强大公信力的平台。